1955年的海参崴,即现今的符拉迪沃斯托克,被苏联重兵把守,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当时国际政治环境的复杂态势,也深刻反映了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。在这一时期,苏联的强势存在与中国的历史痕迹在此形成鲜明对比,昔日的中国领土如今已难觅往昔的踪迹。,,海参崴作为中国的传统港口城市,历史上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与人民生活的记忆。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,特别是在二战后的冷战期间,该地区的控制权发生了根本性转变。苏联的军事部署不仅改变了当地的社会结构,也深刻影响了该地区的政治、经济和文化面貌。,,苏联重兵把守海参崴,不仅是对该地区战略地位的认可,也是其扩张势力范围、遏制潜在对手的重要手段。这一军事存在不仅彰显了苏联在该地区的强大影响力,也反映了当时国际关系中势力范围的划分和博弈。,,值得注意的是,历史的发展总是充满了曲折与变迁。随着国际关系的演变和全球化的推进,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主,曾经的军事对峙和领土争端逐渐转化为和平合作的新篇章。回顾历史,我们仍能从1955年海参崴的情境中,感受到那段复杂而深刻的历史记忆。,,(注:以上内容基于历史资料和公开信息整理,旨在客观反映历史事实,并无任何政治立场或偏见。)
在东北的更东北处,一片蓝色的海洋环绕着一方水土,一片蓊郁的树林簇拥着一座城市,这里就是海参崴,也叫符拉迪沃斯托克。海参崴的领土主权现归属于俄国,是俄国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。
曾几何时,海参崴还是清朝的宝地,是满族人打猎游玩的场所。
不过由于清朝的无能,海参崴最终还是割让给了俄国人。斯拉夫人统治这里长达百年之久,改变了海参崴的风土人情。
时至今日,海参崴也早已没了中国的痕迹。
海参崴
历史上,海参崴自汉唐时期就有人类活动,由中国历代王朝进行管辖。
先进的中华文化,为海参崴带去了文明的基因,使得这里摆脱了野蛮。
十六世纪,生活在这里的肃慎(满洲)原住民,为这里赋予了地名——“海边的渔村”或者“海边的晒网场”。
又过了几百年,山东大汉因饥荒开启了漫漫的闯关东之路。
行至此处,发现这里盛产海参,便将这里取了一个汉语名字——海参崴。
在北方口语中,“崴”是海边角落的意思,现如今还有“跑崴子”的说法,意为到远处谋生赚钱。
起初,这里生活的大多是满族人,或是闯关东的河北人、山东人。
他们在这里狩猎,采集海参,再卖到集市上,过着自给自足的安逸生活。
史料记载:“海参崴地方,约有华民六七千人,各处商民,往来络绎。”
可是俄国人对于土地,有着一股近乎魔怔般的执念,尤其是对于天然的不冻港,更是垂涎欲滴。
在叶卡捷琳娜时期,这位俄罗斯的女皇就曾和奥斯曼土耳其爆发过多次战争,目的就是为了夺得黑海港口。
很不幸的是,海参崴具备成为天然良港的一切条件,这引来了斯拉夫人。
首先是海参崴的岸边吃水深,大型船只可以不用担心搁浅,有利于岸上集散物资的快进快出,从而不必建设过多的货物保管仓库。
第二,海参崴全年基本属于不冻港。
在上个世纪,每年虽有120天左右的结冰停航期,但随着技术的发展,人类造出了破冰船。
得益于破冰船的使用,停航期大大缩减至70天。进入到21世纪,全球气候变暖,停航期几乎不存在。
不时还有消息传出,俄罗斯还有意开辟北极航线,远东终点就是海参崴,这更说明了海参崴作为不冻港的优越之处。
于是,上个世纪,俄国人就派出了地理学家,暗地里来到海参崴,进行地图测绘工作。
很快,俄国人等来了一个绝佳的时机。鸦片战争以后,清朝国力急速衰减。
为了安抚俄国人,爱新觉罗统治者采用了“割地事秦”的办法,于1858年同沙俄政府签订了《瑷珲条约》,规定包括海参崴在内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区由中俄共管。
条约的签署,无疑是出卖了主权。
然而,《过秦论》有句话说的好:以地事秦,犹抱薪救火,薪不尽,火不灭。
斯拉夫人想要的是将海参崴纳入俄罗斯帝国的版图,而不是共同管理。
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,俄国逼迫清朝签订了更加不平等的《中俄北京条约》,正式割让了乌苏里江以东地区约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,其中就包括海参崴。
自此,在法理上,海参崴脱离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。
俄国人为了“去中国化”,将海参崴改为了符拉迪沃斯托克。
在斯拉夫语言中,符拉迪沃斯托克意为“统治东方”,由此也能看出斯拉夫人的野心之大。
迫害华侨
拿到海参崴之后,当地还有许多华侨不愿意放弃辛苦积攒下的基业,仍然留在了海参崴。
沙俄政府起初并不在意,而是将重心主要放在军事基地的建设上。史料记载:“先开军港,后兼通商,往来便易,商务大兴”。
再者,营建军港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,沙俄政府也不得不依靠华人劳工。
由于海参崴地理位置优越,是朝鲜半岛、日本、沙俄、清朝的交叉地,有很多商人都在此地进行外贸交易。
据不完全统计,1908年前后,每年人口轮船就多达300只,人口货物约四十万吨,常年进口款项约四十万卢布,海关税收达四百万卢布。
来到海参崴的华侨主要是来自山东、河北、东三省、广东、江浙等地。
这些人因地域分为四个帮派,颇具中国特色,曰东帮、广帮、北帮、南帮。
其中尤以东帮人数最多,约3万余人。
毫不客气的说,海参崴的商业繁荣和华人息息相关,是以华侨商人的盛衰为转移的。
如果华商多,海参崴就会出现“市面日繁” 的景象,如果华商元气大伤,海参崴就会日渐凋零。
更别提,海参崴各种繁重的体力劳动,几乎全由华人劳工承担。
1902年,俄罗斯军事记者彼得到海参崴进行采访,描述了当地的情形:符拉迪沃斯托克所有的“黑工”和“百姓”都是中国人。
中国人在市场做生意,中国人在火车站背东西,中国人是马车夫、船工、送水工、面包师……。
由此可见,华工在开发、建设海参崴,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,这是任何人也抹煞不了的。
可惜的是,沙俄政府是丢下碗就骂娘,华人劳工建设完海参崴,就被无情丢弃了,有的还遭到残酷的迫害。
之所以会这样,大抵有两方面的原因。一是政治,居住在海参崴的人民,大多是华人。
即便沙俄统治这里长达几十年,也无法改变华人的凝聚力。
沙俄侵略者自己都承认:在整个乌苏里江一带,始终存在一种信念,即戈尔德人和鄂伦春人,还有汉人,全都不服从俄国政权,而服从中国政权。
少数人统治多数人,本就有巨大的不稳定性。一旦沙俄虚弱,难保生活在海参崴的各族人民不会联起手来,推翻沙俄。
所以沙俄政府一直将华人、华侨当作心腹之患,鼓吹“采取一种断然措施,将所有汉人驱逐出乌苏里江右边各条支流。”
二是经济,在海参崴,不论工业、还是商业,都由华人占据主导地位,甚至就连蔬菜供应,也都离不开华侨。
在沙俄政府看来,这是他们实行“大俄罗斯化”最大的经济障碍,故而沙俄政府将华侨视作眼中钉、肉中刺,必须拔除而后快。
当然,《北京条约》中规定,沙俄政府无权将华侨驱逐出海参崴,但却有权禁止华人从事经商业。
另外,沙俄政府还对华人征收重税,迫使华人离开。
彼时,中国驻海参崴商务委员会桂芳就指出沙俄违例虐待。
本来外国人持有护照,来到海参崴,可以居住六个月,但对于华人,则有更严苛的规定,只准入境两个月。
华人进口商品,查验验票时,要额外缴纳一笔费用,他国人则无此费。
总之,沙俄政府动用各种行政手段,变着法的驱逐华人,不给华人在此生存的土壤。
1911年春,沙俄又借口“鼠疫之传染,兼之匪类之不靖”,将爆发鼠疫的罪名无端扣在华人身上。
实际情况则是,鼠疫只存在于东北地区,尚未蔓延到海参崴,但沙俄政府还是动用军队,驱逐了大量华人。
苏联管控下的海参崴
海参崴的“斯拉夫化”不仅存在于沙俄政府期间,就连苏维埃时期也在持续进行。1922年10月,苏维埃站稳脚跟后,坚决和“人民的鸦片”——宗教进行斗争。中国人过年的习俗也被当作宗教习俗,而遭到禁止。
1936年,苏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,专门讨论取缔中国人集中居住的“百万庄”问题。
大清洗时期,中国人和一些日本人更是被当作间谍,不是驱逐,就是处决。到1938年年底,10万左右的中国人,像海边的潮水一样退却。
久而久之,忍受不了歧视和辱骂的华人不得不迁移至内地,海参崴也渐渐变成了斯拉夫人为主体民族的城市。
时间来到1955年,海参崴作为军港之一,是太平洋舰队的所在地,苏联派遣了重兵把守此处。
这里三面环水,市内没有一条平坦的大路,每条路面都有20°以上的坡角。
居住在这里的斯拉夫人传统服饰和欧洲人比较相近。
男人普遍是西装革履,女人则以裙子为主。
当然,海参崴的冬天气候寒冷,每家都有毛呢大衣,质地纯正,非常厚重。
斯拉夫人对头部的保暖十分重视,认为中风致病都是头部受寒所致。
所以,在室外总要扣上一顶皮帽,用来挡风。
斯拉夫人的一日三餐总离不开“黑列巴”(就是面包)。
早上起床,海参崴的女性往往会拎着奶罐,到街口打一罐鲜奶。
回到家里,将加热的面包切成薄片,抹上奶油,再配上几片酸黄瓜,两三个西红柿,就是一顿很丰盛的早餐了。
由于苏联是计划经济,中午时分,人们总要上班,就会在单位食堂就餐。
有的俄罗斯人也爱吃饺子,但这里的饺子皮厚、个大,肉馅多为牛肉,和汉人的饺子完全就不是一个品种。
如果晚上不愿意在家吃饭,去海参崴的饭店下馆子。
进餐时,斯拉夫人爱播放轻音乐,在温馨的气氛中就餐。
五十年代,苏联经济不算差,也不算好。
斯拉夫人的人均住房面积不大,海参崴也有不少公寓式的“赫鲁晓夫”楼。
楼房的外观大多为深灰色、草绿色,户型很小,只有40-60平方米。
值得满意的是房间的布局比较合理,大小卧室、客厅、厨房、卫生间和阳台一应俱全,够三口之家使用。
楼下有草坪、树林、长椅供老年人休息、聊天。
要是居住在海参崴,出行最方便的莫过于城市公交,分为有轨、无轨两种。票价都比较便宜,解决了平民的出行问题。
也有人有轿车,但一般都是高官、军官使用,平民很少能看见,且大部分都是老式的“伏尔加”。
总之,经过长达一百年的改造,海参崴很少能找到中国的痕迹了。
结语:
岁月流转,如今的海参崴和五十年代大为不同,允许中国人在此定居、经商。
前些年,中国和俄罗斯还建立了“绥芬河-海参崴丝绸之路枢纽城”协议,允许吉林省的物产能通过海参崴出口到欧洲。能让俄罗斯人,放下戒心,不是俄罗斯人心善,而是中国国力强大的结果。
相信随着未来的发展,说不定海参崴能成为丝绸之路的又一个远东起点。
参考资料
《被尘封的海参崴过往历史》 往事回眸
《清末地缘政治和国际经济竞争中的海参崴》 清史研究 2024年第3期
《在海参崴看俄罗斯人的衣食住行》 当代世界 于佰春
转载请注明来自湖南百里醇油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建议,1955年海参崴,苏联重兵把守,中国痕迹尽失》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